top of page

曲水流觴藝復興-嘉義文化創意產業園區

  • 作家相片: Perceptioncyi
    Perceptioncyi
  • 2019年4月24日
  • 讀畢需時 2 分鐘

在臺灣若提到高粱酒,大家直接想到的都是金門高粱吧!但你知道嗎?臺灣最早研發成功並量產的高粱酒,其實是出自於素有「白酒故鄉」之稱的「嘉義酒廠」,也就是現在嘉義人慣稱的「舊酒廠」。

畫中的大型機具是嘉義舊酒廠當時所使用的洗瓶機,園區裡面共有兩台,一台被放置在B棟的包裝工廠裡

【佳酒高粱】◎紫花霍香薊

其實

我此生的願望

也不過是

一雙筷架互道早安

可惜

卻只能和

同樣寂寞的冰塊

在夜裡短暫取暖


嘉義文化創意產業園區(簡稱『嘉酒文創園區』),前身是嘉義舊酒廠。園區目前保留許多製酒時期的建築物與機具,圖中兩棟建築物分別為當時的鍋爐室與五金倉庫。
嘉義文化創意園區

位於嘉義火車前站旁的嘉義文化創意產業園區,前身即為嘉義酒廠,創建於1916年(大正5年),為日人赤司初太郎經營之「大正製酒株式會社」轄下工廠,後於1922年(大正11年)因實施專賣制度,歸屬臺灣總督府,主要生產糖蜜酒與工業用酒精。


在文創園區裡,隨處可見當時酒廠營運的生產機具與相關設備
日製洗瓶包裝機

光復之後,酒廠由國民政府接管,成功研發高粱酒,並擴建廠房及增購設備。1983年(民國72年)因應地方政府都市發展及擴充產能遷廠至民雄工業區,留下大量生產機具及廠房空間,其中七棟日治時期的建物登錄為歷史建築,各具構造特色;而原達53公尺高的鍋爐煙囪,更是早期嘉義人返鄉時最先看到的地標。


原達53公尺高的鍋爐煙囪,是早期嘉義的重要地標,可惜在921大地震後,為順應民情而被截短
鍋爐煙囪

為了活化寶貴的文化資產,文化部選定臺北華山、臺中、嘉義、臺南、花蓮五個酒廠舊址轉型為文化創意產業園區,並於2016年(民國105年)將嘉義文創園區委由「新嘉文創事業股份有限公司」維護營運,在原建物基礎架構上,陸續改造及開放場域,現今大致分為「我的夢想店(包裝工場)」、「文創聯合辦公室(材料倉庫)」、「好思當代(五金工場)」…等,提供多元創作體驗課程,及舉辦各類藝文展演活動。


園區裡最早興建的工廠,屋頂中脊上有排氣囪,造型特殊
中間試驗場

走在由兩側新舊混合建築群形成的「藝術大道」,可近距離觀摩與交流文化創作由靈感激發到具體完成的過程,如同製酒的生產動線,感受曲水流觴般的怡情雅致,彷彿藝文能量在酒廠中貫穿匯集,不僅延續酒廠的生命,亦帶來美好的生活體驗,豐富潤澤我們的心靈。


本篇文章與圖片由《來嘉藝遊》作者紫花霍香薊提供。

Comments


Commenting on this post isn't available anymore. Contact the site owner for more info.

Copyright © 2020 發現嘉義 perception of chiayi

bottom of page